生氣、討厭、沮喪、嫉妒、悲傷、恐懼等形容詞,似乎都不是我們喜歡的情緒,但是否看出它們具有共同的特性呢?仔細想想自己過去類似的情緒出現時,是遇上了什麼?或是腦中出現了什麼?是不是多數的負面情緒多與否定自己所遇上的事件有些關係?


 


負面的情緒出現時,並不全然是不好的,試著去找到它的背後是否藏著你要的什麼訊息?排斥一件事或討厭遇上的事,無法接受為什麼是自己;抗拒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;甚至不想面對已發生的事,如果無法接受問題本身,不斷地看見生活中不想要的事物,透過向周邊的人抱怨陳述,一次次加強那樣的討厭情緒,漸漸地就形成了焦慮感,讓自己浸淫在負面情緒的大海,無法前進而形成膠著狀態….負面連瑣效應於是開始…….


 


曾聽過一個小故事:


有一個人上了計程車,告訴 司機 先生:「我不想在台北!」司機相當不解地問:「那請問您想去哪呢?」這個人又回答:「我就是不想在台北!」司機又問:「總有你想去的地方吧?」答:「總之,我就是不要在台北!」


 


你對這個故事大概會覺得莫名其妙,或者覺得那個人很愚蠢。但如果你回想一下,是否曾對現況不滿意,充滿討厭的情緒,重覆抱怨,你不喜歡某件事或某個人,聚焦在不要的事情上,忘記去想想,到底在這些不要的背後,有什麼你內在想要的需要?像上面的例子,不要在台北,目標是台中,目標即代表著想要,也代表著前進的方向,問問自己,在這討厭的事情背後,有沒有想要的東西?


 


以下,我簡單將不要想要,對我們的影響及差別做個比較,你會更清楚瞭解。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不要



想要



注意腳邊及眼前的困難



看遠方的目標



易往後退卻



有前進動機



避免問題



追求目標



消耗正面能量



產生正面能量



陷入困境



尋找方法



 


不要的事物,像擋在腳邊的雜草,橫阻在眼前覺得討厭礙眼;想要的目標,通常在較遠方,不抬起頭就不容易注意到。如果我們試著先接受不是那麼理想的現況,願意將頭抬起來,眼光聚焦在內心真正想要的目標,你會發現壓力會減輕許多,而想要的那股動力,會讓你找出許多方法去面對現在的問題。


 


再提醒一次,家族治療大師Satir說過的經典話:『問題本身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我們如何面對它。』


這世上為何有些人即使歷經滄桑,卻依然快樂;為何有些人好命到令許多人羨慕,卻仍怨聲載道?花點時間想想自己如何可以更自在快樂吧!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紫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