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來源: 中時電子報 日期:2010/02/04 02:14 潘勛/綜合報導
英國里茲大學心理學家研究後發現,上網成癮與罹患憂鬱症有強烈關連,但不敢確定是上網導致憂鬱或有憂鬱傾向愛上網。
里茲大學的研究結論,係根據一三一九份線上填寫的問卷而得,內容詢問受測者上網時間多長、目的是什麼。受測者年紀在十六至五十一歲之間,平均年齡則為廿一歲。專家發現,有少數受測者出現不由自主上網的習慣,線上聊天、經營社交網絡的時間完全取代真實生活的社交互動,也就是有一.二%共十八名受測者「上網成癮」。
「英國廣播公司」(BBC)三日報導,研究報告主撰人 莫里森 博士表示,上網成癮者憂鬱沮喪的現象,比起沒上癮者嚴重得多,憂鬱指數足足高五倍。研究成果刊於《心理病理學》期刊。
莫理森表示,上網成癮與憂鬱現象,就像「雞先蛋先」問題,猶有爭議,而須再進一步研究。
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研究所的 貝爾 博士指出,網路上癮者情緒本就悲觀消沉,所以里茲大學的研究成果並不令人驚訝;以往研究發現,抑鬱及焦慮的人較愛上網,而非上網後導致抑鬱或焦慮。
臨床看法:
上網的族群容易心情差是很自然的事!演變成憂鬱情緒則不意外。原因是上網不是玩電玩、網交、就是閒逛,虛擬的世界裡不需要說話、沒有真實的人際互動、身體更因此不活動,大腦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刺激而分泌好的放鬆荷爾蒙或活絡思考能力,因此對於”現實的人際活動”會愈來愈沒興趣,日子一久內縮現象甚至演變成自閉,原來就是群居的人類,變成不敢與人接觸或怕面對真實生活的挑戰,終於情緒悶到一個程度,形成現在流行的所謂”憂鬱”,漫長的時間終於只能與電腦相處,人如何不憂鬱呢?
所以快離開電腦,去戶外走走吧!